寓教于乐聚人气。为保证“农牧民夜校”在群众中有持久的活力和吸引力,各乡镇利用农牧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,因势利导,将教育培训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紧密结合起来。马尔康镇阿底村以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庆祝活动为契机,组织全村村民学习《妇女权益保障法》,使广大妇女增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。梭磨乡代修村在锅庄舞蹈培训结束后,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讲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。木尔宗乡木尔宗村驻村工作组在踊跃参加该村“看花节”活动同时,积极向参与活动的群众宣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知识。
创新方式接地气。农牧民群众是学习的主体,为确保学以致用,增强夜校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,各村在授课模式上下足功夫,教学方式 “接地气”。“来听课以前就担心老师学问高,我们听不懂,没想到听了课才发现老师讲的都是土话、大白话,不仅让我们学会了技术,还拉近了师生关系。”白湾乡年克村 “绣头帕”培训会上贫困户如是说道。卓克基镇纳足村推行“固定课堂+流动教学”相结合的教学模式,在“春耕备耕”期间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大白菜种植技术指导。松岗镇松岗村在莴笋采收季,组织当地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、莴笋种植大户等致富能手讲解莴笋的采收技术与销售经验,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,更具说服力。
因需施教强底气。“农牧民夜校”实行菜单式授课,根据群众创业致富需求,本着“想干啥就学啥,学好啥就干啥”的原则,有针对性地学习政策方针、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,开展种植、养殖等实训技术培训,引导农牧民群众养成好习惯、形成好风气,三措并举,增强脱贫奔康底气。木尔宗乡板德龙村将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纳入“农牧民夜校”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指导课程,常态化开展宣传工作。卓克基镇纳足村把中蜂养殖作为脱贫攻坚突破口,建立中蜂养殖基地,该村“农牧民夜校”立即举办“中蜂养殖技术”培训班,配发中蜂养殖书籍和光盘,为村民养殖中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指导。沙尔宗镇尼市口村结合“四好村”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以“养成好习惯、形成好风气”为主题的教育活动,引导农牧民群众养成好习惯、形成好风气。
自2016年开办“农牧民夜校”以来,全市105所夜校共计授课900余课时,参与授课群众近30000人次。